給設計師的職涯規劃新思維 — 專訪生涯策略顧問曹先進

Mark Liang

Mark Liang

2021/2/1

採訪:Mark Liang, Nozomi Hsu

撰稿:Mark Liang

隨著近年來科技的發展與資訊量的爆炸式增長,設計這條路上的職涯發展更需要仰賴有系統的方法,並建立開闊的觀點去成為符合未來需要的人才。我們這次訪問到長時間在策略與生涯顧問方面耕耘的先進國際顧問公司負責人曹先進 (Arthur) ,透過他廣闊且深入的視角,希望能幫助設計圈的朋友們在未來生涯規劃上,有所啟發。

IMG_9044_fix.jpg

鏡頭前的 Arthur 與我們一起探討設計職涯發展的思維

採訪當天 Arthur 來的特別早,感覺是非常重視守時的人,雖然採訪的環境略顯正式,但 Arthur 還是很輕鬆溫和地與我們對談;在接受採訪時,看得出身為企業顧問的 Arthur 對自己的用字與回答特別謹慎,面對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能夠很誠懇地表明,自己只能提供觀點並沒有解答;令我印象深刻的是,Arthur 在談到自己的求學經歷以及廣泛的興趣時,他溫和的眼神瞬間變得炯炯有神,彷彿對於各種知識有著說不盡的觀點,讓整場專訪過程中,充滿著各種思維的激盪與反思。

設計師擁有的才能與思維

擁有 20 多年管理國際企業及上市公司經驗的 Arthur,資歷橫跨人力資源、行銷、市場研究、顧問以及講師等。雖然目前已近退休,但 Arthur 有提到他不時還是會接觸到一些朋友的專案,去提供指導與建議。談到互動設計這個主題,雖然 Arthur 不是設計從業者,但也有不少第三方視野的獨到觀點。他認為設計師這個角色需有兩個才能:「創意的才能,以及執行、優化的才能。」要有創意,才能提出跳出維度的想法,去解決或轉化問題,幫助組織持續創新;要能執行與優化,才能透過實驗跟微調把事情做好,並建立好的流程與方法。Arthur 認為設計師通常比較不採取直線型思考,會跳出框架,也會有美感;但在碰到問題時,設計師又會需要運用理性思考,避免為了設計而設計,忽略了務實的部分。最好的設計師,應該是要創意、美感跟務實並存。也因此 Arthur 推薦,設計師最好對組織流程與人類行為有所了解,去研習心理學、去了解基礎的管理理論知識,來確保設計決策是務實且有所依據的。

專才與通才,職涯發展的規劃與省思

Arthur 提點到,在設計師職涯發展的路上除了才能的發展外還需要思考的是:「想要做專才還是通才?」當你走上專才的路,越往上競爭會變得越激烈,就像運動選手一樣,要打到職業或成名通常只有前 5% 的人才能成功;同樣的如果想要當首席設計師,一定也要是能力跟績效表現都要達到前 5%。如果選擇的是通才的路,在職涯發展過程中的路會比較寬;比如一個有產品思維的設計師要能懂商業、懂產業知識、懂行銷也要懂損益,才有辦法確定產品能不能帶來預期的成效,或幫助公司達成商業目標。從 Arthur 的經歷也可以知道,他選擇的是通才的路,甚至在訪談過程中透露了他從高中時期,就很清楚立志要成為一位通才。高中時參加了十多個社團,大學時也把文理法商等領域的基礎學科通通念了一遍,像是打地基一般讓自己未來的路更廣。Arthur 在探索與學習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喜歡的是去了解人的行為,也因此會從事人資、行銷、顧問等產業,基本上都是靠人的行為在吃飯。Arthur 認為,當你以通才的角度去看待不同角色,你也比較容易將心比心,在組織營運上更能和跨部門的團隊溝通合作。這也讓我反思,也許身為設計師的我們也可以去成為跨領域的專才,對於設計外的領域保持開放的態度,讓我們在專業才能的發展上既走廣也走深。

下一個十年:破碎之後的體驗整合

在談到我們這次互動設計年會的主題 —「設計下一個十年 - 多元與躍進」時,我們問到作為一個設計師在下一個十年裡最重要的核心能力會是什麼?Arthur 提出他的觀點:「破碎之後的整合」,他認為現今世界因為網路效應而造就了長尾效應,讓很多極小或非主流的東西得以生存,但同時大家其實還是會追求一個共同的信仰跟品牌。未來的發展還有很多不確定性,加上疫情的因素一定也會對未來十年有所影響,比如說人們開始會思索怎麼樣過比較簡單的生活、如何不過度消費以及如何在各種行為中加入健康安全的考量。要如何因應疫情的影響而創造出新的突破,把破碎的資訊與需求整合成全新且獨特的體驗,便是設計師未來會需要的核心能力。

在訪談結束前,Arthur 拋出一個值得反思的提問:「設計師和其他職業的界線,會不會越來越模糊?」因為設計思維是一個在不同產業不同角色都能夠擁有的思考方式,當你把設計師的技能著重在溝通、同理心、流程的思考、解決問題等軟實力,就會發現不同背景的人也都有可能默默的在運用並傳達設計的價值。這也讓我思考,十年後設計這個領域的人才,究竟會扮演著什麼樣的關鍵角色呢?未來會不會設計師不再是一個職業,抑或是會有全新的職業去融合更多設計硬實力以外的技能?近年來我們也能發現,產品經理和產品設計師的角色有不少相輔相成的能力,另外也有很多設計師開始學寫程式,加速產品開發的流程以及減少跨部門的溝通成本等等;我想這個反思所帶給我們的啟發,就是不要為自己設限、保持好奇心勇敢嘗試,人生與職涯才會有更多可能性!

IMG_9083_fix.jpg

Credit

撰稿者:Mark Liang 梁祐文 / markliang@ixda.org.tw

採訪:Mark Liang, Nozomi Hsu

攝影:Judy Fan

編輯:De Jiun Lee, Leona Lin

       

✍ 看更多精彩的講者會前專訪:(依發布時間排序)

陳潔如 Sabrina Chen / 若水國際/Flow, Inc CEO

唐玄輝 Hsien-Hui Tang / 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系 教授

呂奇晃 Chaz Lu / 青蛙設計 frog design 執行設計總監 Executive Design Director

陳凱翔 Kevin Chen / One-Forty創辦人

費樂理 &林思玲 Larry Philbrook / 文化事業學會 ICA (The institute of cultural affairs) 引導師

蔡宇哲 / 哇賽心理學 總編輯

石田智絵 & 林靜瑩 Ishida Tomoe & Chingying Lin / Neuromagic Facilitator

李明 Lee Ming / 版塊設計 創辦人&總監

王冠人 Kevin Wang / Amazon Web Services Product Designer

陳翰申 Han-Shen Chen / Amazon Web Services Taiwan Limited Product Design Lead

吳庭安 T.A. Wu / 春池玻璃 W 春池計畫主理人

曾韻如 Rice Tseng / Grab Principal Product Designer

郭正澔 Nelson Kuo / 唐碩體驗創新諮詢 TANG Consulting 新空間體驗執行總監/策略師

曾文杰 Parks Tzeng & 邱司唐 Dorian Chiu / 華碩電腦 華碩設計中心 使用者經驗設計處 副處長 & 設計經理

施子薇 Jill Shih / 大慶證券 CXO

張志祺 Chih-Chyi Chang / 簡訊設計 共同創辦人

林鑫保 Oliver Lin / 台灣設計研究院 副院長

林華慶 Hwa-Ching Lin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局長

郭藺瑩 Lydia Kuo / Verizon Media Senior Design Manager

唐聖凱 Sheng Kai Tang / Microsoft HoloLens 首席設計師

石井裕 Hiroshi Ishii / MIT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Professor

Alan Shen / Riot Games Principal UX Designer

許竣棠 Neo Hsu / 台灣國際航電 Garmin 使用者經驗部主任

陳威帆 Taco Chen / 四合願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暨製作人

王千睿 Manfred Wang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教授

蔡偉彬 Gary Choi / 羅技電子 Logitech 資深設計經理

黃帥豐 Steven Huang / 明基電通數位生活設計中心使用經驗設計處 處長

宮保睿 Paul Gong / 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助理教授

曹先進 Arthur Tsao / 先進國際顧問公司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