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到 MBA 整合應用的養成,讓樂高積木成為思考的魔法石- 專訪克斯安森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楊宗憲總監

Greg Wang

Greg Wang

2021/6/23

採訪:Greg Wang, Mark Liang

撰稿:Greg Wang

採訪當天來到了克斯安森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監 楊宗憲( Sam Yang )進駐的共享辦公室,一走進採訪空間,就看見 Sam 平時在 LEGO® SERIOUS PLAY® 工作坊中使用的各式樂高積木,從眾多基本磚、動物、人偶、配件到不同種類的積木,一應俱全。

在採訪開始前,Sam 展示自己最喜愛的樂高合組——「創意之樹」給我們看,他與我們分享這是丹麥 LEGO House 中大型藝術品的限量縮小版,代表著創意來自於不同時期的經驗堆疊累積、與各種領域的多元嘗試,並且有著創意與發展是永無止盡的意涵。

Sam 從建築系畢業後,在營建業工作,接著他選擇到美國進修 MBA。從美國回來台灣在 IT 產業工作的期間,Sam 原先認為建築系的學習在脫離營建管理後是沒有直接幫助的,但是成為 PM 後,過去學習的設計、邏輯觀念、使用者需求、設計思考等等,都能整合在實務應用上。而在 MBA 時習得以不同框架來看事情的能力,也有間接的幫助。Sam 回顧這一路來成為顧問的脈絡,才發現許多不在原先規劃之中,因而增加了許多產業的經驗。這些多元豐富的學習,對於現在的顧問身份有許多幫助。

過去 Sam 曾協助各式產業的客戶商品化與市場化的需求,找適合的供應商討論規格、追蹤重要的里程碑,除了要從產品角度出發,也更需要瞭解市場的需求,便開始正式跨到商管領域。究竟是什麼讓 Sam 認為十分有趣,且願意以顧問身份持續深耕?

他說「有機會能陪伴不管是企業組織、團隊或個人之中,那些願意在乎議題的人,靜下來思考目前卡關的點,一起釐清接下來發展方向以及如何達到,是很有意義的。每次看著他們眼睛發光,找到方向的這段過程,讓我很有成就感。」

Sam-01.jpg Sam 陪伴組織企業或個人找到方向的這段路,對他有很莫名的成就感。

透過故事將競爭化為協作,樂高不只是玩具更是幫助思考利器

在 Sam 成為企業顧問的幾年後,覺得面臨了難解的挑戰。經過企業組織內部訪談及工作坊產出的成果,在實際後續作業上有些落差,該如何解? Sam 很清楚只要能把問題真實提出,都可以有調整的機會,但該怎麼讓參與者、組織內外部利害關係人,都能真誠地把話講出來?立場不同的團隊,要如何好好坐下來講清楚說明白?

當時 Sam 發現了 LEGO® SERIOUS PLAY®(文中簡稱 LSP)。剛開始他曾經懷疑,怎麼可能透過玩樂高積木,就能知道未來策略和文化要怎麼設計、怎麼可能透過玩樂高,能夠用來討論商業運作上難解的議題?他後來發現,確實有不少研究支持這些論點,從腦神經科學、組織心理學、管理科學等的角度,間接證明這個論點應該對團隊溝通上有幫助。Sam 開始學習 LSP 並嘗試運用,也不小心成為「樂高認真玩 LSP」在台灣的 Local Partner。

LSP 適合用在關鍵問題對焦的討論。使命願景或許團隊成員都知道,不過忙起來不僅沒有人討論或提及,相對也沒有很多人能夠解釋抽象理解程度沒那麼高的東西。團隊不論在年度、季度的回顧或是展望,討論轉型策略時,都希望深層議題能夠被提出,這就需要邀請利害關係人進來討論,讓決策團隊也能對轉型策略有一定共識。

許多時候大家對議題很關心,但因討論時立場不一,以致討論時困難重重。此時 LSP 就很適合用來使用介入,創造開放性的討論,透過整體脈絡的梳理、關鍵問題的釐清、再達成對發展方向與做法的共同理解。例如:協助討論企業未來要營運的方向。LSP 工作坊是需要顧問依照客戶需求客製化的引導型工具,它的媒介是組合與使用方式極廣的樂高積木,透過適當的引導提問,能夠在工作坊中喚醒大人心中的小孩,以較為開放好奇的觀點進行有趣更是有效的協作。

Sam-02.jpg LSP 工作坊中透過樂高創造開放性的討論。

LSP 工作坊具有高度的延展性,可以是很短的體驗討論,也能操作一兩天到三四天的策略工作坊。LSP透過四個主要步驟,讓參與者構建出關鍵問題的答案。

  1. 提問:引導師提問一個適當設計過的問題,以逐步引發思考。

  2. 構建:參與者以收到的問題建構積木(答案),這與寫下便利貼傳遞想法的概念雷同,但較大的差異是LSP可讓抽象化的概念,以實體且充滿故事性的方式浮現檯面。

  3. 分享:邀請參與者分享,每一個人都要分享,也都認真聆聽別人的想法,讓每一個人的想法能讓互相聽清楚。因為唯有主要的利害關係人都思考、聆聽、且交流後,重要的議題才叫有可能形成共同的理解。

  4. 反思:看到新的洞見、讓人與人互相連結,連結變強,跟議題的連結也會變強。

從目的開始回推,什麼要先拆,什麼要先理解。讓大家一起看得很清楚,讓大家看到機會,一起挑戰風險,從容易簡單到逐步提升,挑戰進入心流。Sam 希望透過建構積木的過程,讓大家把時間暫停下來,思考這件事對自己來說的意義是什麼、怎麼詮釋?如果是自己做出、賦予意義的模型與故事,參與者就會認為是自己的一部分,例如:紅色的水是燙的,試了才知道,構建紅色的水=燙的水。最後才提出最終的問題(議題不同會設計不同的問題)。

而樂高積木主要是凸點跟凹點的結合,連結方式極度多元有趣,可以讓參與者不斷地 Try & Error,透過很多的可能性,打破原本的慣性,重拾自己的創造力與想像力。例如:樂高的各式連接線材,很適合構建說明物體之間的關係,各種零件有不同特性與使用方式,就能賦予許多寓意在裡面。

在熟悉樂高元件的使用後,更有辦法理解這些「行為」,接下來就是邀請每位參與者「說故事」。樂高沒有限制怎麼說故事,或怎麼詮釋,只需要透過積木找出物件之間關係的本質。借用積木的元素,找出說故事的方式。像單獨物件就可以有很多詮釋方式,比如說某位參與者如用一隻樂高大象來說明好領導人的特質,它可以是有很大的擔當 (能扛很多的物體)。可以是隨時觀察聆聽 (耳朵),可以是知識經驗豐富 (大象的記憶力),可以是照顧保護團隊成員 (大象捍衛象群) ...等特質。

Sam 說「談到同理他人,只有對象感受到被同理時,同理才真的發生。」透過樂高元素與說故事的敘事互動,創造 Share Understanding!這些引導的過程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卻並不容易。

Sam-03.jpg 透過 LSP 工作坊的「提問,構建,分享,反思」建構答案。

樂高積木成為 3D 便利貼,在高互動參與中造就共創基礎的建立

LSP 流程的設計保持著相對開放的態度、願意聆聽,學習就不會受限。如果是只打算來玩積木的人,會感覺樂趣被拿走了;若抱著解構工作坊的心態,也會降低體驗程度。實際投入參與感受才會有比較深刻的記憶生成與學習反思。

當大家一看到樂高,多數的人手就會想要伸過去開始摸 (笑)。傳統的會議討論氛圍,一般人的姿勢是會向後倚靠,做自己的筆記、做自己的事情;但是透過使用 LSP,會改變為向前倚靠姿態,讓人更加投入。心態會影響行為,行為也會影響心態。適當的引導工作坊,也是在透過規劃設計的過程,與參與者產生部份行為,進而影響促使思考面與心態面的可能性。

在會議/工作坊中,要創造共識、產生決議,一不小心很容易變成少數人的意志,所以創造安全的討論氛圍與多元的觀點邀請便很重要。除了使用便利貼寫下想法,也能透過適當的提問與積木的互動來討論,讓樂高積木成為有意義且令人好奇的觀點呈現,成為參與者會主動相互欣賞了解的 3D 便利貼。例如 Sam 分享當參與者手寫「友善」的文字時,會因為情境脈絡有不同意涵,但是透過樂高積木傳達「友善」,就能把抽象的觀念,化為具體的隱喻故事傳遞出去。

在工作坊做出來的模型,相當程度代表那個人的答案,藉由可以讓其他參與者產生好奇、刺激新想法,甚至是互相邀請,彼此之間的認同性也會更高。有些參與者剛開始會質疑以樂高進行引導,但因為還是會試著動手去做,因為看到自己的產出及貢獻,接下來看到別人的貢獻,也會慢慢產生更高的接受度。Sam 跟我們解釋參與者思考上面的差異,也許是因為看不到自己的東西,就會覺得這件事跟自己無關,如果能看到自己的作品出來,心態就會大不同。而信任與承諾,也會在這些動手做的過程中,慢慢建立起來。

因業態不同、人員組成組成不同,LSP 工作坊的設計上也會不一樣。Sam 會在工作坊前了解組織文化、理解公司的期待,哪些議題不能談,或是不要浪費時間談,以及了解哪些利害關係人要先聊過。Sam 認為最重要的,是現場去感受,看到問題再調整,他認為所有規則的設定都是其次,關心的議題才是重點。

Sam-04.jpeg Sam 認為規則的設定都是其次,關心的議題才是重點。

透過未來思考,抓準核心目標去努力

因為 LSP 是個中性的引導工具,會議工作坊的進行會依照情境與議題而不同,因而視議題與參與者也常搭配不同理論或框架,來更有效的針對議題討論,如商業模式、情境規劃、服務設計、未來思考...等。因為本次大會是以「設計下一個十年 多元以躍進」為主題,當要思考未來嘗試、跳脫原本慣性思維框架、想看到更大的脈動與可能性時,除了讓大家的討論更豐富的 LSP外,也需要練習將時間軸與「現在」脫開,而借助未來思考就能達到這個效果。

未來學者 Sohail Inayatullah 提出的「未來三角」是未來思考的其中一種方法:想像未來渴望發生的情境畫面,尋找現今環境中的種種推動力量,探索什麼東西拖著我們無法往前。自認為沒有想像力的人也能在引導下專注在節點上思考,並看到不同力量之間的關係。

Sam-05.jpeg

未來拉力 (對期待未來的渴望想像)、現在推力 (現有發展,如政策、科技、市場等) 、歷史重力 (任何可能拖著朝向該未來發展的力量),是未來三角框架的三個力量。有意識地透過未來三角介入思考議題,設計並應用元素讓參與者有更高度的投入與收穫。從體驗出發,看見自己怎麼投入工作坊的過程、大家彼此互動的過程,以及有什麼樣的效果。

Sam 認為每位設計師都需要花時間精力與環境對話、與自己對話,思考清楚,抓住自己核心在乎的事情,然後努力去做,才不容易因為科技市場變遷,或別人都在做什麼事情而改變,要隨時提醒自己,用最在乎的目標核心,去成為引領自己前進的原則。

Sam-06.jpg

       

Credit

撰稿者:Greg Wang 王嘉田 / greg.wang@ixda.org.tw

採訪:Greg Wang, Mark Liang

攝影:Tiras He, Laura Chen

編輯:De Jiun Lee, Leona Lin, Lindsay Hsieh

       

✍ 看更多精彩的講者會前專訪:(依發布時間排序)

陳昱璋 Alix Chen / 工業技術研究院 ITRI Design Lead 設計經理

楊宗憲 Sam Yang / 克斯安森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監

陳潔如 Sabrina Chen / 若水國際/Flow, Inc CEO

唐玄輝 Hsien-Hui Tang / 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系 教授

呂奇晃 Chaz Lu / 青蛙設計 frog design 執行設計總監 Executive Design Director

陳凱翔 Kevin Chen / One-Forty創辦人

費樂理 &林思玲 Larry Philbrook / 文化事業學會 ICA (The institute of cultural affairs) 引導師

蔡宇哲 / 哇賽心理學 總編輯

石田智絵 & 林靜瑩 Ishida Tomoe & Chingying Lin / Neuromagic Facilitator

李明 Lee Ming / 版塊設計 創辦人&總監

王冠人 Kevin Wang / Amazon Web Services Product Designer

陳翰申 Han-Shen Chen / Amazon Web Services Taiwan Limited Product Design Lead

吳庭安 T.A. Wu / 春池玻璃 W 春池計畫主理人

曾韻如 Rice Tseng / Grab Principal Product Designer

郭正澔 Nelson Kuo / 唐碩體驗創新諮詢 TANG Consulting 新空間體驗執行總監/策略師

曾文杰 Parks Tzeng & 邱司唐 Dorian Chiu / 華碩電腦 華碩設計中心 使用者經驗設計處 副處長 & 設計經理

施子薇 Jill Shih / 大慶證券 CXO

張志祺 Chih-Chyi Chang / 簡訊設計 共同創辦人

林鑫保 Oliver Lin / 台灣設計研究院 副院長

林華慶 Hwa-Ching Lin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局長

郭藺瑩 Lydia Kuo / Verizon Media Senior Design Manager

唐聖凱 Sheng Kai Tang / Microsoft HoloLens 首席設計師

石井裕 Hiroshi Ishii / MIT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Professor

Alan Shen / Riot Games Principal UX Designer

許竣棠 Neo Hsu / 台灣國際航電 Garmin 使用者經驗部主任

陳威帆 Taco Chen / 四合願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暨製作人

王千睿 Manfred Wang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教授

蔡偉彬 Gary Choi / 羅技電子 Logitech 資深設計經理

黃帥豐 Steven Huang / 明基電通數位生活設計中心使用經驗設計處 處長

宮保睿 Paul Gong / 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助理教授

曹先進 Arthur Tsao / 先進國際顧問公司負責人